《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共设置七章,包括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二章重要性议题识别和重要性分析,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四要素披露框架相关内容,第七章为报告披露。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提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般要求。
第一章对《指引》中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义务主体、报告范围、报告期间、发布时间、名称与方式、审议程序、议题设置、披露要求和豁免情形等规定的理解适用加强细化提示。
二是阐释识别和分析重要性议题的方法。
第二章明确重要性议题的定义及披露要求,提出重要性议题识别和分析的通用框架,并重点就影响重要性、财务重要性议题的识别和分析提供可参考的分析方法以及示例。
三是明确“四要素”披露要求及示例。
第三章“治理”列举公司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和工作机制的披露要求、常见的架构设置、人员构成与职权范围、工作任务及目标设定等,提供信息报告机制、监督与考核机制的示例。
第四章“战略”说明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公司的影响识别、公司应对战略及其适应性评估的方法。重点解释说明了“重大影响”的时间范围,提供了评估当期和预期财务影响的示例。
第五章“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提供了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识别、优先序、监测和管理的流程方法,说明如何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监测流程以及管理措施的步骤开展影响、风险与机遇的监测与管理。
第六章“指标与目标”解释设定、管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的具体可参考做法与示例。
四是说明报告框架、披露项归类、披露项说明的方法。
第七章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的搭建提供参考,明确报告框架下的披露应当对重要性议题进行逐一拆解,并提供议题定量披露项的说明、议题定性披露项的说明示例。
《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共设置六章,其中,前五章是围绕气候相关议题的规则解读与操作指南,包括气候相关影响重要性评估、财务重要性评估、气候适应性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流程和方法、气候相关转型计划。
第六章是气候相关议题的披露要点,同时在附录部分提供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披露模板示例。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提供评估“应对气候变化”议题重要性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气候相关影响重要性评估旨在帮助公司理解气候影响重要性并建立评估流程。在通用重要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需要额外考虑的具体气候因素,说明分析相关影响传导路径的方法。
第二章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公司财务的影响进行阐释,提供财务影响评估方法。
二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特有的评估分析方法和流程提供参考。
第三章为气候适应性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介绍适应性概念、情景分析方法与流程以及情景分析主要考虑因素。
第四章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流程和方法,从组织边界、运营边界、时间边界等多维度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界定,同时进一步细化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方法,并对温室气体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排放量提供参考核算方法。
第五章是气候相关转型计划,帮助公司理解转型计划内涵并提供相关转型计划的具体行动示例。
三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披露进一步厘清披露要点。
第六章对《指引》规定的气候相关议题的披露要求进行细化拆解,设置了22个披露要点,为公司提供披露参考。
在治理部分,设置5个披露要点,涵盖气候相关治理机构及人员运行等内容;在战略部分,设置8个披露要点,涵盖气候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对公司财务影响、适应性等内容;在影响、风险及机遇管理部分,设置1个披露要点,主要是介绍气候相关影响、风险及机遇管理的流程;在指标与目标部分,设置8个披露要点,涵盖气候相关目标及实现进展、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内容。

《指南》第一章共设置七节,包括第一节总体要求,第二节重要性议题识别和重要性分析,第三节至第六节分别为可持续发展“四要素”(即“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相关内容,第七节为报告披露。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解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原则性规定以及识别、分析重要性议题的方法(第一节、第二节)。
第一节“总体要求”详细解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主体、报告范围、报告期间、审议程序、议题设置、豁免情形等原则性规定。例如,明确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包含发行GDR的公司。
第二节“重要性议题识别和重要性分析”进一步明确重要性议题的定义及披露要求,按照“了解业务背景——建立议题清单——评估重要性——报告评估结果”的步骤,提出分析影响重要性、财务重要性的通用框架和步骤。
二是明确可持续发展“四要素”的披露要求及示例(第三节至第六节)。
第三节“治理”列举公司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和工作机制的披露要求、常见架构设置、人员构成及职权范围等,提供信息报告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的示例。
第四节“战略”说明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机遇对公司战略影响的评估方法。
第五节“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提供公司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机遇的通用流程方法,按照“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监测流程——采取管理措施”的步骤提供示例。
第六节“指标与目标”解释设定、管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的具体要求,提供选取目标和指标的示例,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具体做法。
三是提供报告框架、披露项归类、披露项说明的示例。
第七节“报告披露”提供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总体披露框架,将披露要求总结为各类披露项,提供说明及示例。
《指南》第二章共设置六节,其中,第一节、第二节为气候相关重要性的评估方法,第三节至第五节分别为情景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气候转型计划相关内容,第六节为披露要点。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提供评估“应对气候变化”议题重要性的方法(第一节、第二节)。
第一节“气候相关影响重要性评估”在《指南》第一章通用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需要考虑的具体气候因素。
第二节“气候相关财务重要性评估”解释气候相关风险、机遇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和财务状况,同时提供评估财务影响的具体方法。
二是提供“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特有的评估分析方法和流程(第三节至第五节)。
第三节“气候适应性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解释气候适应性的概念,提供情景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第四节“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流程和方法”提供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识别方法、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第五节“气候相关转型计划”提供气候转型计划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并提供转型计划示例。
三是厘清气候相关议题的信息披露要点。
第六节“披露要点”明确22个披露要点,包括治理部分(5个),涵盖气候相关治理机构、人员构成等内容;战略部分(8个),涵盖气候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以及对公司的财务影响、适应性等内容;影响、风险及机遇管理部分(1个),介绍管理气候相关影响、风险及机遇的通用流程;指标与目标部分(8个),涵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气候相关目标及实现进展等具体指标。

《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共设置七章,包括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二章重要性议题识别和重要性分析,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四要素披露框架相关内容,第七章为报告披露。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提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般要求。
第一章对《指引》中 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义务主体、报告范围、报告期间、发布时间、 名称与方式、审议程序、议题设置、披露要求和豁免情形等规定 的理解适用加强细化提示。
二是阐释识别和分析重要性议题的方法。
第二章明确重要性议题的定义及披露要求,提出重要性议题识别和分析的通用框架,并重点就影响重要性、财务重要性议题的识别和分析提供可参考的分析方法以及示例。
三是明确“四要素”披露要求及示例。
第三章“治理”列举公司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和工作机制的披露要求、常见的架构设置、人员构成与职权范围、工作任务及目标设定等,提供信息报告机制、监督与考核机制的示例。
第四章“战略”说明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公司的影响识别、公司应对战略及其适应性评估的方法。重点解释说明了“重大影响”的时间范围,提供了评估当期和预期财务影响的多个示例。
第五章“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提供了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识别、优先序、监测和管理的流程方法,说明如何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监测流程以及管理措施的步骤开展影响、风险与机遇的监测与管理。
第六章“指标与目标”解释设定、管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的具体可参考做法与示例。
四是说明报告框架、披露项归类、披露项说明的方法。
第七章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的搭建提供参考,明确报告框架下的披 露应当对重要性议题进行逐一拆解,并提供议题定量披露项的说 明及附注、议题定性披露项的说明示例。
《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共设置六章,其中,前五章是围绕气候相关议题的规则解读与操作指南,包括气候相关影响重要性评估、财务重要性评估、气候适应性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流程和方法、气候相关转型计划。
第六章是气候相关议题的披露要点,同时在附录部分提供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披露模板示例。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提供评估“应对气候变化”议题重要性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气候相关影响重要性评估旨在帮助公司理解气候影响重要性并建立评估流程。在通用重要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需要额外考虑的具体气候因素,说明分析相关影响传导路径的方法。
第二章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公司财务的影响进行阐释,提供财务影响评估方法。
二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特有的评估分析方法和流程提供参考。
第三章为气候适应性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介绍适应性概念、情景分析方法与流程以及情景分析主要考虑因素。
第四章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流程和方法,从组织边界、运营边界、时间边界等多维度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界定,同时进一步细化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方法,并对温室气体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排放量提供参考核算方法。
第五章是气候相关转型计划,帮助公司理解转型计划内涵并提供相关转型计划的具体行动示例。
三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披露进一步厘清披露要点。
第六章对《指引》规定的气候相关议题的披露要求进行细化拆解,设置了22 个披露要点,为公司提供披露参考。
在治理部分,设置 5个披露要点,涵盖气候相关治理机构及人员运行等内容;在战略部分,设置8个披露要点,涵盖气候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对公司财务影响、适应性等内容;在影响、风险及机遇管理部分,设置1个披露要点,主要是介绍气候相关影响、风险及机遇管理的流程;在指标与目标部分,设置8个披露要点,涵盖气候相关目标及实现进展、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内容。
后续,本所将结合本次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反馈的意见建议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南》并正式发布。